行业背景分析            返回

【行业背景分析】
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经济活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围绕经济设置的专业也越来越细分,人才结构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尽管学习财经类专业和得到一份经济可观的收入并没有太大关联,但就现在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专业的财经类人才仍将抢手。再加上我国入世后,本土政策不可避免地与国际惯例磨合,精通国内外财经业务,又能在国际市场上运筹帷幄的人才越发是各大公司企业高薪寻求的稀缺资源。因此,财经类院校一般具有生源丰富、录取分数线较高等特点。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2006—2008年在北京文科录取平均分前三甲的排序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每年都排在第一名,金融学也是三年都有其名,而经济学也有两年进入前三名。由此可见,一方面财经类专业很受考生欢迎,另一方面由于报考人数多,从而让财经类专业录取分数大有“居高不下”之感。然而,经济、管理类学科又不存在永恒真理,它们往往是随时间、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学习财经类专业还需要灵活的头脑和发现新事物的慧眼,以及一定的交往能力。
就目前情况看,贸易和金融是其中两大核心热点。如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学现在是报考的大热门,曾几何时也受到过冷落,改革开放初期国贸人才紧缺,该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是热度过后又呈现人才供应过剩的形势。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兴起,加入WTO后的步伐加快,国贸人才又一次迎来了春天。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凡是和经济有关的岗位都涉及到了国际贸易专业,正好比桃花谢了又开,更加鲜艳。据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权威预测,我国入世后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经贸人才条件的也不多,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一定的制约。近年内,大批量地培育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集中代表,金融业已经成为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的主要行业。目前金融业在我国发展很快,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虽说在冲锋职场时,金融学一片风光,然而实际上竞争却异常激烈。很多金融专业的学生由于竞争力的稍稍欠缺而痛失进入银行、证券等行业的机会。对于金融专业学生而言,进人银行从事银行的存贷款及投资业务管理,以及进入证券领域或是保险行业从事金融相关职业,无疑是最佳的就业方向。因此,如果你选择这个行业,那么就要有应对激烈竞争的心理准备。
比起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可谓是个年轻的专业。教育部2002年4月批准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5所高校从当年秋季开始招收金融工程本科生,从此金融工程学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由于我国对金融工程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而实际应用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所以人才的培养显得尤其迫切。金融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和金融专业相似,进人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金融、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都是这个专业的首选。但是由于它是金融学的分支,其研究方向较金融学更细、更专,因此它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空间。
保险业在中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70%-80%的投保率相比,中国目前20%左右的投保率意味着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在我国大学中,开设保险学的高校还为数不多,很多都是刚刚开始起步。因此,朝阳初现,小荷才露尖尖角,这个发展前景广大的学科将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
信用管理是在建立诚信市场经济的社会呼唤中应运而生的。当信用交易及其活动无处不在、迅速发展的时候,诚实守信、信用秩序与信用环境就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性问题。从小的方面说,个人贷款买车买房已成社会风气;从大的方面说,企业贷款扩大经营或谋求生存是必经之路。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并不高,不良贷款率始终在高位徘徊。而在企业之间,三角债、多角债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严重制约了企业运营和发展。因此,如何对人们和企业的信用进行管理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
2007年3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十大新职业,“信用管理师”名列榜首。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设立信用管理的岗位,但应收款的管理需求已经非常迫切。巳设岗的企业从业人员全部是财务、销售、法律等其他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士,几乎没有具有“信用管理”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士。据国务院有关专家预测,信用管理专业的职位空缺在50万以上。由此可以预见,随着2007年信用管理专业毕业生走向市场和信用管理师新职业的岗位设立,信用管理专业必将在财经类院校遍地开花。
需要指出的是,像经济学、金融学这类专业对实践和理论的能力要求都相当高,在这一领域真正有所作为的,是至少硕士学位以上的专家、学者,同B寸行业内更需要一些既有实践技能、又有较高理论7JC平的高端人才,用人单位普遍倾向于研究生和博士,而从校门到校门的本科毕业生,在他们眼里一般不被看好,所以多数情况下很难找到用武之地,容易造成雄赳赳气昂昂地去就读,毕业时却落个“出嫁”难的结局。因此,选择这类专业报考的学生,对未来应有一个长远规划,最好把升本和考研结合起来考虑,尽量选择那些具有硕士点、博士点的高校就读。
金融学只是一个基础,未来更远的路还要靠学生自己去认真选择和琢磨。而不管是以后从事金融的哪一方面,一些必备的知识都会在本科阶段学到: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学金融不等于会炒股,会做期货,会炒外汇,但是懂这些的人不等于就懂金融,只有专业是金融又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才才是这个核心领域的赢家。金融和外语是进入专业金融机构的两张门票,缺一不可,如果外语能力一般的话就要靠专业的金融知识来弥补了。汇丰银行每年在中国招收的管理培训生,也就是未来的经理培养对象,很多都有海外留学背景,不要求专业一定是经济类,看中的就是他们良好的外语能力。其次就是大量的财经类大学毕业生,而对于这些学生考察的重点就是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至于要想进入建行、农行、工行、中行四家国有银行的总部,金融业务素质是必须的,有的甚至硬性要求是金融硕士才有资格申请,可见这门专业的精深度。
进一步确切来说,现在金融行业的职场走势呈现出一“增”一“减”的态势一增的是高级金融财务人员,减的是基层一些技能知识含金量不高的人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金融业,会让大量外资企业进驻,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就业机会的增加仅仅是局限在高质量的金融人才上:懂外语、有丰富的金融经验、形象佳……、他们对初级人才,也就是毕业生的需求弁不多。而且由于公司结构调銮和业绩压力,四大国有银行纷纷裁员。总体看来银行这一块对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会有很明显的增长。受到股市和金融业开放的影响,填报金融类专业的考生越来越多,与之相对应的是,就业市场的毕业生供给也越来越多。需求不变甚至减少,供给增加,毫无疑问,结果只熊是毕业生薪酬水平下降和工作机会减少。
股市的繁荣确实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创业机会,也会提髙行业内职业的收入水平,但这种繁荣只是阶段性的6上一次牛市时,各证券公司几乎每天都在用高薪挖人才,随着牛市结束,在2007年以前,证券公司初级员工的收入每个月甚至只有几百元,而且还有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经验告诉我们,金融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就如同股市的牛熊市转换一样,有高潮必定会有低谷。
另外,整个行业的高收入水平也是一种“假象”一这种高收入是纯粹的平均水平。事实上,这个行业内管理层与基层,经验丰富者与毕业生,甚至木同公司的员工之间,都会有天差地远的收入差别。举个例子,同在天津,浦发银行的新员工收入每月在4000元以上,而工商银行的却只有1500元。
就金融类专业的整体就业形势来说,研究生和名校本科毕业生的工作机会多一些,而且待遇也不错。比如清华、北大的很多毕业生,往往会放弃出国机会,而去就职于花旗、高盛、麦肯锡之类的世界顶级投资银行;而一般学校的毕业生,最大的就业点就是各银行的操作员。“高风险,高收入。”尽管市场对此类人才仍将有较大缺口,但成长为高级财经类人才的过程却不那么简单。这不仅需要头脑足够的清晰,还要有善于发现新事物的慧眼,而最基本的,你还得有和理科生一同面对复杂数学公式的勇气。想进入财经类高校修炼的同学,你准备好了吗?


北京奥辰科技有限公司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