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石油类            返回

地矿石油类一天高地厚人为峰

【认识专业家族】

地矿类专业主要包括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总体来说都与地质和矿物有关,比如勘探、选矿以及矿物加工等,从行业上来说多属于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工作性质多数为研究实验或加工生产,与工业关系密切。

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属于研究型专业,而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与施工生产关系较大。比如矿物加工工程,就是一门通过在实践领域里面的应用体现其自身价值的专业。矿物加工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矿物原料中的有用矿物和无用矿物或有害矿物分开,或将多种有用矿物分离的工艺过程,因此也叫“选矿“。可见,矿物加工工程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目的就是要找出原矿石最经济的处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得到有价值的矿物。

地矿类专业中最为相近的要数勘査技术与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了,两者都是针对地矿资源勘查设置的专业。相比较而言,勘查技术与工程更注重技术,该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资源勘查工程涉及从勘查选区、勘查评价到矿产开发全过程的地质、技术、经济及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对资源勘查的整体把握,矿业经济有所侧重。

石油类专业在本科阶段主要分为勘探、开采、运输三个方向,分别是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另外石油化工占据着石油行业的半壁江山。石油工程专业的核心是提高采收率,就是如何用各种机械、石油分析器械、工程软件来提高单位产油量。石油工程人才必须具备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和石油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可以说是石油类专业的核心内容,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开采、油田管理等一线作业上,还可以应用在石油机械开发、石油贸易等许多延伸领域上。

采矿工程棊研究有用矿物开采的理论、方法、工艺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应用工程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对矿区进行规划、设计、开拓和回采有用矿物的工程学科,它应用多学科的理论、技和方法,系统研究和解决有关采矿方面的工程问题。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一门科技应用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矿物分选及加工基本理论和方法,能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产、设计、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具有技术经济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机电设备开发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资源与环境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两大课题,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能否稳定供应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沿着快速、持久、健康的轨道安全运行。

地质工程(资源勘察方向)专业是研究能源开发、采用、应用的基础专业,在21世纪,能源开釆、开发及应用技术将会同航天技术、海洋技术一样,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高科技领域。传统的煤田地质专业包括煤岩学、煤田构造、沉积学、古生物学四大部分。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对矿业能源提出的新要求,各个学校或对传统的煤田地质专业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拓宽,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煤田地质专业,从而形成了当今煤田地质专业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并己取得了不少成果。

海洋地质专业是理工交叉的学科,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内外各大能源、地质探测公司和科研单位。

地球化学是一门由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现代测试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基本研究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及其自然搭配规律。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衰变特征,决定了它们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并由此而表现出不同的组合-分解、迁移-固定、分散-富集行为。地球化学研究就是应用了化学、物理学和地质学原理,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微区微量分析方法和高温高压模拟实验及数值模拟技术,来探测岩石、矿物、陨石、土壤、化石、生物、水分和气体等物质中遗留的各种反应痕迹,并综合获取来自各种样品的物理、化学信息,从而破解类地行星及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演化之谜,揭示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探索全球变化机制和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起因,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终揭示天然物质形成或自然过程发生的时间、原因和演化历史,并根据以往的演化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行业背景分析】

()行业环境在变化。长期以来,地矿类专业一直不为同学们所重视,以为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在人们印象中多为野外作业,工作艰苦。同时,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质,相对于计算机、管理等通用专业进行职业跨越时也比较困难。诸多因素造成报考的人数偏少,导致目前地矿类人才短缺。但不可忽视的是,地矿类专业的内容、地位和就业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早已焕然一新。尤其随着近年来石油、煤炭、国土、冶金等传统行业的复苏,环境资源的进一步强化,对上述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猛增,从业环境也在大幅度地好转。采矿业已经由过去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数字化矿山、可视化技术、传感器.网络等新名词出现在现代采矿作业中。同时,为将优秀人才吸弓I进这一行业,拉动行业前进,国家和企业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大大提高了采矿人才的待遇水平。以前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是基础地质和找矿、探矿与采矿,而现在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保护、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预测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寻找和保护资源等,都是地学研究的课题。所以,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形象地说就是上天(今后一些人类迫切需要的资源会因为短缺而要到外星球去寻找,或从宇宙空间对地球进行观测和研究)、入地(寻找新的地下水资源,防止地下水的污染,防止过度开发等)、下海(到海底寻找锰、铜、镍、钴等重要的战略资源)、登“极”。石油地质、勘察技术专业在这方面表现的就更为突出。以前的勘探需要翻山越岭地找矿、采样、手工制图,而现在大多是卫星定位系统的勘测、电脑控制绘图,工作条件和待遇不止比以往好了多少倍,每年的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调查显示,近几年此类专业的供求率始终保持在14的比例,就业率达96%以上;从每年的考研情况看,录取率也都在15%20%左右。

对此,河海大学招生办的郑教授郑重指出,像测绘工程、地质工程这些专业,可不要从传统观念出发,光看名称就先入为主认为是在野外作业的艰苦专业了,实际上现在这几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已转到规划设计研究、氷利土建勘查评估、地基设计等技术层面上来,到野外工作情形极少。在国外地质矿业类的工程师薪水丰厚,社会地位相当高,我国的职业状况也正向这个方向发展。更何况,地质矿冶类院校也紧跟时代步伐,陆续开展了许多新兴热门专业,比如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宝石鉴定与营销专业等等,可都是很精尖、很小资的哦。

总之,有不少传统专业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虽然名称没有什么变化,但学习内容、就业环境及待遇地位都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技术及行业的发展变化,赋予了这些专业新的内容,看上去冷门,实则悄悄地热着呢。

()石油能源前景广。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在周代的《易经》中就有了关于石油的记载。以前,人们把石油工程、石油地质等与能源相关的专业同“老黑难”联系在一起,认为毕业后很难就业,就业后工作条件相对较为艰苦,很多同学怕把青春“浪费”在荒郊野外而不愿意报考这类专业,其实在欧美石油工人的待遇高、生活环境好是人尽皆知的。在我国大型石油企业给员工的福利待遇和额外补贴都是其他行业望尘莫及的,其技术人员的收入更是让地矿、冶金的同行羡慕不已,而且一般石油开发基地都具备了非常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生活条件丝毫不逊色于二线城市。石油类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深造方面许多学生都有国家支持的海外学习机会,就业方面在各地的石油公司和贸易公司工作也有广阔的前景。英国石油、美国壳牌、韩国石化等公司也纷纷来中国寻找此类人才以扩展其在华业务。

石油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石油供应对于经济、对于民众生活具有重大影响。从世界范围看,由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增长率低于产量及消费量增长率,石油作为“稀缺资源”特征将进一步体现,价格不断提升,使我们不得不面对高油价的长期化。尤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家。如何能发现更多的油田,提炼更高效的石油产品,大力开发优质、高效、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已经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这些科研工作都需要大量石油类专业研究生补充到科研队伍中。

不要以为学了石油类专业就一定要一辈子都在戈壁荒漠与冰冷的机器为伴!中国篷勃发展的石油产业已经形成了从开采到加工再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石油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不是在石油产区,而是在东部地区,因为这里才是石油化工的加工基地和消费市场。比如“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实现从新疆塔里木向上海、浙江等东部地区商业供气。长1500公里的“西气东输”东线已经实现了从陕北的靖边向上海、苏州、合肥、郑州、湖州等城市的商业供气。在冬季天气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其每天向上海供气110万立方米。石油储运工程专业是近几年随着“西气东输”而繁荣起来的一个专业,国内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很少,而各地的加油站和石油储藏中心建设的速度却非常快,相关人才一度出现供不应求,很多学校该专业的毕业生都被提前预定。中国第三大石油生产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串资185亿美元收购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优尼科公司,迈出了中国石油企业向海外拓展的第一步,更多的石油人才将在石油贸易、石油市场开发等领域大展拳脚。相关专业也和刚刚被开采出的石油一样,正在冲破层层阻隔,迅速成为产业明星。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的能源优势越发凸显。煤炭在我国一段时期里是主力能源,但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石油的占用量也逐年递增,2007年占总能源结构的22.7%。另据国家权威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石油消费达2.53亿吨,预计2010年和2015的原油消费量将分别达到2.96亿吨和3.6亿吨。综合这两方面的优势,不难看出石油工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从近年毕业生供求情况来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大企业每年都到全国各地招收石油类人才,中国石化旗下的67家单位仅今年就需要1500名以上的石油及相关专业人才。尽管这些企业福利及工资待遇很高,但由于每年毕业生人数十分有限,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此外,石化企业近年开始向石油外产业发展,企业原有的一些“老石油人”已经不能适应需要,人才的“更新换代”也产生了大量需求。全国各地的大小油田更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大户。

(三)人才矛盾渐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各类高校急剧扩张,招生人数连年翻番,但地矿石油类专业的在校人数却日益萎缩。据统计,1998年至2008年,全国15所煤炭院校招生人数增加了近3倍,而地矿专业却减少了一半多,导致地矿专业学生所占比例从40%下降到5%。在地质石油类院校,在校学生中只有1/3学习地质石油专业,2/3的学生所学专业基本上与地质石油无关。专业人才源头“干旱缺雨”,使供需之间的落差逐渐加大,由此造成了地矿石油队伍人才青黄不接。在整个地矿石油系统,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外向型和创新型人才凤毛麟角,一些省份由于缺少担任项目负责的高级人才,很多项目无法开展,人才匮乏成为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的一大障碍。

地质、矿产、冶金、石油,在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在国家基础建设规模剧增的时代,这些学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潜力值还需要多说么?它们市场需求极大,近三年来的就业供需比持续提高,今年地质类中测绘工程专业的供需比就高达110,地质工程的供需比达19。山东科技大学的采矿学专业毕业生每年都是在毕业前半年就已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地质矿冶类院校承担着与人类生存发展攸关的极重大科研任务,也许冷僻,也许寂寞,但是它们精心培育出来的每一棵苗子,价值都无可限量。特别是今年,西藏、新疆、云南等地的地矿部门,不仅对签约的大学毕业生提供诸多优惠条件,还积极和高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凡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定向”前往这些地区工作的学生,其全部学费和生活补助,都由上述地区的地矿部门“支付”。另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对人才引进限制相当严格的发达城市,近年来对石油、地质、地勘等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并将相关专业毕业生列为“特殊引进人才”而放宽限制。

(四)不同专业有差异。资興勘査0:程在本类专业中显得最为“艰苦”。而且大中鱗市的科研院所、机关、公司这些工作条件和待遇相对较好的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限,反倒是边远山区和基层一线存在着比较大的人才缺口。选择这一专业其实是选择了一条人生道路,因为它不仅要求学习者具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而且要乐于为国家地质事业做贡献。

原本地球化学应该算是个冷门专业,然而随着在研究方法、实验技术中运用高科技,逐渐摆脱了“地质与女人无缘”的老观念,女性从业者越来越多。从该专业的就业岗位来说,目前是很走俏的,毕业生可在地矿、环境、能源、冶金、材料、农业、海洋、基础工程等方面从事生产、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或到高等院校及科研所从事该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随着人类探索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对地球系统研究的重视,地球化学在资源、环境、材料和探索地球系统乃至行星系统演化方面的应用领域急剧扩大,并且不断深人。尤其在人类活动对自然过程干预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地球化学也从以往只研究自然体系的化学演化扩大到研究自然环境的人为影响因素及其后果。目前,地球化学作为一种认识天然物质和自然过程发生演化规律的手段,已成为这些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武器。地球化学已广泛渗透到地质、地理、矿产、能源、环境、生态、海洋、灾害、农林、材料和宇宙探索等诸多领域。凡是涉及天然产物或自然过程化学组成及其变化的领域,地球化学都大有用武之地,•相关专业人才自然存在宽广的需求市场。

【特色院校综述】

地矿类专业主要分布在一些原隶属各相关部委的院校中,比如原石油部下属的大庆石油学院、原煤炭部下属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阜新矿业学院)等。综合性院校中虽然也有一些设置了相关专业,但数量不多,实力也不是很强,大多数地矿类专业还是集中在专业院校中。中国矿业大学是打算报考采矿工程专业同学的第一选择,它的采矿工程专业历史悠久,在全国高校本科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是江苏省品牌专业;东北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是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采矿工程实验室是省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系是北京科技大学最早建立的系所之一,该系具有强大的专业师资队伍,地矿类所有专业的能力较为均衡,值得考生重点考虑;中南大学是在原教育部直属中南工业大学的基础上与其他高校合并而来,所以工科实力比较雄厚,其采矿工程专业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科建设完备,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在综合性大学中唯一设立的从海洋基础研究的学科,本专业主要从事古环境、海底资源、海洋沉积、物种藻类等方向的科研教学工作,科研成果不仅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而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开设石油工程专业的院校很多,但是,由于前些年高校的合并与调螯,一些以石油命名的院校已陆续并人科技大学或理工大学。目前,从名称上还能看出与石油有关的院校还有七所:中国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庆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不用说,在这些院校中,中国石油大学是石油类专业的首选,其石油i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专业性强、资格老、牌子硬,师资力量和研究实力也最强,学生本科毕业时考研率很高,出国的机会也比较多。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力上,中国地质大学和西北大学也非常优秀,西北大学还被称作“中华石油英才之母”。在石油化工方面,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是这个领域的王者,也是中石化的人才输送基地。北京化工大学是国内惟一一所以化工为专业背景的高校,同样在业界被推崇备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江苏工业学院的石油储运工程专业也非常的知名。此外,西南石油大学、大床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都有.各自的特色。

地质工程专业在不同的院校侧重点不同,如河海大学侧重与水利水电有关的地质工程;长安大学侧重与公路和铁路有关的地质工程;河北工程大学侧重与矿产有关的地质工程。在众多开设地质工程专业的院校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工程学院具有无可替代的领跑地位。它历经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历史变迁,于1998年在学校的院系调整中成长为工程学院,下设五系一室,即土木工程系、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系、勘察与基础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安全工程系、

力学教研室;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工程)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有博士后流动站1(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学科点6个(地质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安全工程、钻井工程、资源与环境遥感)。同时,在这个学晓还创办了“地质工程实验班”,对本科学生实行特殊的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制,采用完全学分和分流补进相结合的动态学习管理办法,使60%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地质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另外,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开辟了高产高效地质保障系统研究,矿井水、环境和大气污染研究,媒中有害物质与环境评价,计算机在煤地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等,地质工程专业颇具优势6: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创办于1909年,是我周第一个理科地质学系,也是中国地质科学教育事业的摇篮。两个四年制本科生招生的专业是地质学专业、地球化学专业。其中地球化学专业是近些年来化学和地质学相互交叉出现的新兴边缘学科。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二所石油高等脘校,教师中有1名院士,45人享受固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担任全国或省级学会理事以上职务。2005年学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在全国所有的普通高校以及石油院校中都是独享殊荣的。2005年国窣发布的全屆学科评估排行榜中,该校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一、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九。这是一所学习气氛十分浓烈的大学,治学极为严谨,进校第一眼就会看到一幅在全国大学都少有的标语一一向双休、节假日要学习时间!2005年教育部进符了一次全国本科大学教学水平随机性测试,学校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评为优秀,得分在全国高居前列。所以说西南石油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科研领域的极佳声誉,不仅是借了学校的光,吏是在四年的充实中扎扎实实锻造出来的。199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已连续10年超过98%。据2005年底《成都晚报》报道,在该院举行的2006届毕业生双选会简直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抢人才大战”:很多企业在一个月前就到学校蹲点;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的领导干部还亲自跑到毕业生宿舍“挨门挨户”游说。学院最好的专业、全国一级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的毕业生旱就被“抢晌一空”:全专业322名毕业生根本无法满足用人单位800个岗位的需求。

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师资和设备则秉承老西安交大采矿、地质两系的深厚基础,在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岩土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领域形成了独具心得的研究方向。老牌专业采矿工程和新增学科安全工韻都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硕士点数目明显多于其他科技类地方高校。近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9项,众多科技孵化基地正在如火如茶建设中,社会效益显著。今曰的西安科技大以全新的面貌出场,不仅将招牌专业经营得有声有色,更抓住了“多学科齐头并进”的发展命脉。它的H:业工程、工业管理、通信电子等已成为新兴名牌专业;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开设的微电子学专业,全国大学仅有16所大学有能力开设。在最新一期的全国高校科技排名榜上,西安科大在全国排名飙升至第17位,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急,士气正足,人气正旺。在就业方面,地矿类行业年年需求看涨,西安科大的才子们向来不愁“嫁”。另外建工学院的桥隧专业更有最“惹火”的就业行情,都是公司亲自来“几顾茅庐”延请人才。这些优势专业的一次就业率几乎是100%的。

成都理工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第一批开设了石油工程专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资源勘查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方向)专业,I989年就建设成为国内油气地质#科中惟一的_家重点学科。学校的石油工程、石油地质学、勘察技术、应用地球物理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离校前一次性签约率都在95%以上;而机械电子、数控模具等专业的毕业生几乎被“一抢而空”。在当前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一些自身条件出色的毕业生反而并不急于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而是耐心等待更佳机会。

石家庄经济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河北地质学院+虽冠名经济学院的名字,但优势专业却在地质与资源勘察方面。勘査技术学院是其亮点之一,多项创新性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下属探测技术与工程实验室设备先进,开设的勘查技术与工程、测绘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无一不是全酉热门的;资源学院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国家管理专业,有近百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依托学校地质矿产勘查专业40多年的历史和办学资源的积累,在贵金属、珠宝玉石和非金属材料资源等地质矿产的纵深研究的基础上脱颖而出,取得了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如铂族矿的研究、红蓝宝石的研究等)。

附:地矿石油类院校变更情况(仅把“学院”改为“大学”者未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牟新矿业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原抚顺石油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原黑龙江矿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原焦作矿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原淮南矿业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原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理工大学(原河北矿冶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华北科技学院(原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工商学院(原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原湘潭矿业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原广东矿冶学院)、桂林工学院(原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原江西矿冶学院>、东华理;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原江汉石油学院(已并入长江大学)、原中南矿冶学院(已并入中南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已并入长安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已并入吉林大学)、原山西矿业学院(已并入太原理工大学)。


北京奥辰科技有限公司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