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辩证看待就业率,把握人才风向标            返回

第四辑 辩证看待就业率,把握人才风向标

填报高考志愿,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业率就是其中最受关注的指标之一。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36月全国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光本科生就超过80%,而2004年底就业率达到80%2005年就业率降为75%.2006年为73%.2007年为72.6%。这或增或减的数字很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那么乐观。面对招聘会上人头攒动的场面,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还比较有底气,但二本呢?简历一投出去,就淹没在遍地“211”当中了,委实让人气壮不起来。上大学的终极目的,从精神层面来说,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完善自身;从实用层面出发,则要归于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由是关心就业率,并以此来推测专业的好坏作为报考的依据,就成为众多考生及家长瞩目的焦点。

教育部前年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髙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相挂钩,强调就业率要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教育部所公布的“就业率”,严格来说是应届毕业生在现行体制内就业的“签约率”数字。就业率其实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即[(毕业生总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xl00%。其中待就业毕业生人数包括截止到该年度8月底仍然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和已申请不参加本年度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因为公布的就业率仅是各高校毕业生在省毕业生就业部门登记的“签约数”,所以公布的就业率中还有许多因素没有考虑进去。

那么在填报志愿时,同学们应该如何参考就业,率这一因素呢?

首先,就业率只是就业情况一个方面的反映,并不能反映就业情况的全部。就业率主要反映社会对各校毕业生的接受程度,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何却不能十分确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不一定是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一些特殊专业或行业性比较明显的专业就业率反而较高,一些时髦的专业就业率反而较低。

其次,目前高校在统计就业率时,就业毕业生人数实际上不单单是指找到工作的学生数量,它还包括保送研究生、考上研究生、出国留学以及支教支边等途径的学生数,有的还包括自主创业等指标

因素在内,这和大家一般理解中的就业率是有差别的。如果同学们关注的就业情况不包括这一部分,那么在参考就业率的时候就必须加以注意。应弄清就业率到底包含哪些部分,比如出国留学者占有多少份额,自由职业者占有多少份额等等,只有将这些细节分析清楚,就业率才具有参考价值。

第三,就业率计算公式中使用的是毕业生“签约数”,这里面包含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多元化是当今社会的基本特征,高校毕业生去向亦呈现多元化趋势。尤其地方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在本地区就业,而目前各媒体使用的就业率数据大都为教育部公布数字,统计范围是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门所属院校毕业生的数据,所以不能从根本上反映整个毕业生面上的情况。

.因此,就业率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无法深究。对于就业率不能简单地拿来套用,更不能把就业率的高低机械地当尺子使用。以就业率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只能在了解就业率是如何得出的这一真实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大致地了解一些学科专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发展的趋势及其(行业、部门、深造、创业等方面)走向,从宏观层面上把握某些专业领域的人才供需状况。要知道,任何数据离开分析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同时,在使用就业率作参考时还应注意两点:一是重在把握趋势。要结合其它因素(如招生数量、行业景气度等)分析未来几年的发展变化,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今天的“冷”专业说不定就是明天的“热”专业。当同学们在选择某个专业时,就当时的人才市场需求而言,是热门的、抢手的,就业率也是高的。可是,同学们要在大学里度过四个春夏秋冬,四年后的人才市场是否还会为现在的你留有一席之地呢?当现在的热门专业成为四年后的冷门专业时,有多少间学会选择廉价地将自己卖出,又有多少同学有勇气放弃大学四年的光阴和收获的果实,而重新学习、重新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向往的工作呢?二是一般来讲,微观上的就业率要比宏观层面的就业率更有参考价值,比如某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就更能反映出该校毕业生的质量与出路。


北京奥辰科技有限公司制作